日本首相高市早苗4日至6日在国会两院就其此前发表的施政演说接受各党派质询,这是她就任首相后首次国会质询。质询过程中,高市表现出的鲜明保守倾向、具体政策上的模糊矛盾、重用丑闻涉事者的人事安排,受到多个党派质疑。
日本媒体和专家认为,这次质询表明,在执政联盟处于国会两院“双少数”地位的情况下,高市的执政前景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保守主张引争议
从施政演说到质询答辩,高市阐述的多项政策引发争议,日本媒体多以“保守色彩浓厚”概括其政策特点。
在安全领域,高市在施政演说中正式提出,将原定于2027财年实现的“防卫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2%”的目标提前至本财年内达成,并计划在2026年年底前修订《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安保三文件”。高市在国会质询答辩中还表示,将加快修改“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的实施方针,取消对防卫装备出口的部分限制。
高市的这些政策遭在野党猛烈批评。此前与高市领导的自民党分道扬镳的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指出,放宽防卫装备出口限制不利于世界和平与国际合作。日本共产党委员长田村智子批评说,加快提高防卫费是为“日美联手进行战争做准备”。
在外交方面,高市在近期多场外交活动中展示其以日美同盟为“外交安保基轴”的立场。有日本媒体批评她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交往中表现出强烈亲美姿态,她还被曝要提名特朗普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在国会质询中说,如相关报道属实,就是“过度的恭维外交,轻率且失当”。
在“外国人政策”方面,高市提出将加快推进相关制度“规范化”,包括严格在留资格审查、加强应对“过度旅游”、研究外国人土地取得制度等。尽管她强调这些措施“并非排外主义”,但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自民党内部也担忧其政策过度偏向“管理与限制”,不利于日本人与外国人交往。
具体政策难落实
高市在施政演说中提出设立“日本成长战略会议”,计划在AI、半导体等十余个领域由政府和民间共同推进重点投资。她还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发放补贴、补助电费和燃气费、支援医疗机构等措施应对物价上涨问题。
然而,日媒分析指出,在当前日本经济环境和财政条件下,要落实这些政策困难重重。投资、减税和补贴均以扩大支出为核心,但当下日本政府财政紧张,赤字屡创新高,所谓经济“成长战略”短期内难见成效,资金不足必成问题。同时,由于高市计划增加防卫费,在民生和经济政策上的资金分配必然受到挤压。
同时,高市在国会质询中对相关政策细节的回应含糊其辞。野田批评她在答辩中过多使用“将要探讨”等模糊表述。日本《朝日新闻》也指出,高市虽努力展现“个人色彩”,但其答辩缺乏具体路径、内容空泛。
此外,由于执政联盟在国会两院处于“双少数”地位,高市推行政策需要依赖在野党配合。日本时事评论员武田一显指出,高市在国会辩论中频频使用“也要与在野党协商”等表述,表现出低姿态。高市在推行政策中有求于在野党,导致她在质询答辩中显得消极,是否真心实施以及能否真正落实都不得而知。
人事安排惹质疑
这次国会质询的另一大焦点是高市的人事任命。内阁成立次日,她任命了26名副大臣和28名政务官,其中7人为涉及自民党“黑金”丑闻的原“安倍派”议员。此外,在她之前的自民党高层人事任命中也有涉事的原“安倍派”议员出任要职。
在野党在国会质询中批评这是极其令人遗憾的决定,“仿佛‘政治与金钱问题’已彻底解决”。高市称,政府及相关人士“已努力查明事实”,涉事议员也“真诚履行了解释责任”。但这一表态在国会质询现场引发嘘声,被认为缺乏反省。
共同社近期民调显示,针对高市起用涉“黑金”丑闻的原“安倍派”骨干萩生田光一出任党内要职一事,70.2%的受访者认为“不合适”。
此外,新内阁的整体构成也受到质疑。日本早稻田大学客座教授高野孟说,高市的人事安排虽意在展示“团结全党”,但整体布局缺乏逻辑,人员与能力错配。多名核心成员也被认为“存在隐患”: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缺乏除防卫大臣之外的阁僚经验;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曾频繁参拜靖国神社,可能引发外交摩擦;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小野田纪美兼管外国人事务,但此前多次发表保守强硬言论,立场备受质疑。
高野孟指出正规配资平台app,这次国会质询只是对高市的一次“模拟考试”,高市及其内阁很快将迎来两次真正考验:今年年底的本财年补充预算案审议,以及明年春季的2026财年初始预算案审议。
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配资平台_新股配资网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