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奉献—激励—成长”的良性志愿服务生态,增强居民志愿者的荣誉感和获得感,近期,合肥高新区蜀麓中心联合社工站、社区治理学院成功举办“田园诗篇·家社共融”第五届微创投志愿者团建活动,通过田园实践联接情感、凝聚共识,进一步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
以“田园”为媒,链接服务与生活
本次团建突破传统座谈式的固有模式,将场地转移至田园乡野,通过亲身体验农事活动,让志愿者们在共同劳作中增进了解与信任。活动中,“你扔我接”、“环环相扣”等互动游戏迅速打破了参与者之间的陌生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新老志愿者彼此熟悉,展现出了良好的协作精神与团队凝聚力。农耕文化体验环节更是此次活动的亮点,挖红薯、采摘蔬菜、摘橘子——这些看似简单的农事活动,让志愿者们在共同劳作中深化了情感联结,不仅缓解了志愿者在长期服务中可能出现的倦怠感,更巩固了志愿服务队伍的情感纽带与团队认同。

从“打卡”到“沉浸”,解锁田园里的治理课
此次活动不仅是简单的放松与娱乐,更是一堂生动的“沉浸式”社区治理实践课。当志愿者们脚踏泥土,亲手收获作物时,更能深刻体会到耕耘与收获、付出与回报的朴素哲理,充分展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休息间隙,志愿者们结合田间劳作的体验,畅谈服务心得,分享治理良策。从被动“打卡”参与,到主动“沉浸”思考,田园场景激发了志愿者们对社区公共事务的深层认同与参与热情,将团队凝聚力有效转化为参与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

以“小家”促“大治”,厚植治理新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特别鼓励志愿者以家庭为单位参与,在协作互助中增进情谊,这种“家社共融”的模式,将志愿服务的根须从个人延伸至家庭这一社会最小单元。当一个个“小家”的力量被凝聚,当志愿精神成为优良家风、和谐邻里的组成部分,便能汇流成推动社区“大治”的磅礴动能。此次活动成功地将志愿服务、家庭文化与社区治理有机融合,为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此次活动既是对辖区志愿者辛勤付出的感谢与激励,也是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的生动践行,通过家庭参与、中心联动的形式,在夯实志愿服务的群众基础的同时,更构建起“以家促社、以社带家”的良性循环。下一步,蜀麓中心将持续拓展志愿服务内涵,丰富志愿服务活动载体,鼓励更多居民志愿者加入社区共建共治行列,共同书写有温度、有活力的志愿服务新篇章。
(丁士琳)正规配资平台
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配资平台_新股配资网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