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第四届教育局长论坛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论坛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聚焦“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这一重大主题,通过主旨报告、主题报告、案例交流、专家点评等形式,学习了先进的教育思想、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战略路径、交流了鲜活的教育改革案例,达成了凝聚共识、共享经验、改革奋进的预期目标,赢得了全体与会者的高度认可。
在为期一天半的议程中,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领导干部、知名学者,与有来自全国30个省,246个市、县教育局长,教科研中心主任,兄弟高校、研究机构、中小学校的领导、专家等691位代表齐聚一堂,以“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为核心议题,聚焦市县结合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优化、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推进、小班化个性化教育推行、中考招生改革深化等五个关键领域,展开深度研讨与思想碰撞。
展开剩余86%与会嘉宾立足教育改革发展实际,精准分析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困难、新挑战,深入交流各地在破解教育发展瓶颈、激发教育内生动力中的实践经验与创新举措。在论坛闭幕式上,教育局长论坛组委会执行主席张志勇教授回顾了一天半的会议,认为本届论坛亮点纷呈、硕果盈枝——
规模盛况空前
全国政协常委、教育部原副部长孙尧,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台盟广东省委会主委张嘉极,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教育部副总督学、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民进中央参政议政部副部长(主持工作)林海,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璧亮,珠海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苏虎出席了论坛开幕式。来自全国30个省,246个市、县教育局长,教科研中心主任,兄弟高校、研究机构、中小学校的领导、专家等691位代表参加本届论坛。
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做视频讲话。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顾问、教育部原副部长郑富芝做视频主旨报告。
著名学者、专家会聚,他们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熊璋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孙宇,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王辉、申继亮、褚宏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尹后庆、钟燕、韩平,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主任辛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苏君阳等等。
思想深邃厚重
第四届教育局长论坛精准锚定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核心议题与发展痛点,专家领导以理论深度剖析市县教育管理体制衔接堵点、资源配置失衡难题,知名学者以学术视野解读高中多样化发展瓶颈、小班化教育推进阻力,市县教育局长则立足实践一线,直面中考招生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平衡等现实挑战,各类观点在交流中碰撞、在思辨中升华。
朱永新强调建设世界教育中心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应对百年变局和科技革命挑战的根本要求,是满足人民对美好教育生活向往的内在逻辑,是促进人类繁荣、建立命运共同体重要路径。世界教育中心的宏伟大厦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基础教育基础之上。基础教育是世界教育中心的“基石”,没有扎实的基础教育,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建设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建设世界教育中心要加快建设人人享有兼具立德树人、公平卓越、幸福完整、充满活力与面向未来的美好教育。
郑富芝立足时代坐标,从我国教育发展逻辑、世界教育趋势、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需求和人民期盼四个维度,深刻阐明了办强办优基础教育的时代必然性。他特别强调,高质量基础教育的核心要义在于兼具“强” 的坚实根基与“优”的育人成效。郑富芝同志围绕建立“市县结合”管理体制、构建公平优质公共服务体系、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进评价改革、数字赋能教育变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六大关键任务,给出了靶向精准、抓手明确的实践良方,为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提供了有力指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熊璋教授强调人工智能不仅重塑着全球竞争格局,更对教育提出了全新挑战。要走“守正创新、健康有序、行稳致远”的道路,既守住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根本,又通过课程融合、场景覆盖、师资建设等创新举措,让人工智能教育成为愉快的教育,真正赋能“怎样培养人”这一核心课题。
孙宇、王辉、申继亮、褚宏启、尹后庆、钟燕、韩平、辛涛、苏君阳等围绕论坛市县结合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进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推行小班化个性化教育、深化中考招生改革等五个主题作了专题报告或专题案例点评,进一步明确了五个专题改革的指导思想、遵循的原则和科学的路径。
案例鲜活可鉴
教育局长论坛坚持“以实践为根基、以案例为载体”,精选全国各地基础教育改革的鲜活案例,让成功经验可复制、可推广。参会的市县教育局代表带来的案例涵盖多个关键领域:有的地区通过“集团化办学+教师轮岗”破解资源均衡难题,实现县域内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有的地区探索“普职融通” 模式,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还有的地区以“小班化教学”为抓手,构建起个性化育人体系。这些案例并非简单的经验罗列,而是经过系统总结与精准提炼,既呈现改革的具体举措、实施步骤,也剖析推进过程中的难点突破方法、成效评价标准,生动展现了不同地区因地制宜推进改革的智慧。这些可感知、可借鉴的实践案例,为其他地区破解改革难题提供了宝贵参考,成为推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 “活教材”。
总论坛和五个平行论坛,围绕论坛五个议题,交流了41个案例,这些案例具有四个特点:一是聚焦时代问题,二是聚焦解决问题的科学理念和科学方法,三是聚焦解决问题的体制机制改革,四是聚焦问题解决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达成广泛共识
回顾一天半的会议,广大与会者达成了如下共识:
一是深化基础教育变革,赋能世界教育中心建设。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走好中国特色教育共富之路;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筑基未来公民幸福生活能力;变革教育方式,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塑造开创未来的能力;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加快重塑未来教育新形态;创新教育评价,从“冷冰冰的分”到唤醒“充满活力的人”;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启智润心的“教育力”,以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二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构建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公平”是公共服务的高水平。适应出生率下降和人口变化趋势,适应教育强国和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需要,要统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发展,统筹教育学位、教师和经费资源配置,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和群体教育差距,全面推进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是公共服务的高质量,这里的高质量是指向人的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三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改革添动力、增活力。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要抓住“市县结合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这个关键,在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强化市级统筹和支持县区基础教育的责任。要抓住学龄人口下降这个战略机遇期,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推进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个要抓住推进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这个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枢纽”,加快优化调整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要抓住推行小班化个性化教育这个“牛鼻子”,加快推进育人方式改革;要抓住中考改革这个“指挥棒”,坚持促进公平、强化育人导向、淡化升学竞争、缓解教育焦虑。
坚守论坛初心
展望未来,教育局长论坛组委会执行主席张志勇表示,将继续坚守论坛初心,强化教育局长论坛公益服务平台功能——
一是推进改革。聚焦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携手有情怀、懂教育、敢担当的教育局长,探索办强办优基础教育、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之路。
二是搭建桥梁。围绕教育改革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依托具有改革基础、变革经验的教育局,聚集志同道合的教育局长,举办专题教育改革论坛,研究问题、分享成果、互学互鉴、协同改革。
三是资政建言。依托国家高端智库优势,聚焦改革问题、总结改革成果,形成专题报告,为教育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第四届教育局长高峰论坛闭幕式环节,氛围庄重而温馨。教育局长论坛组委会执行主席、北京师范大学张志勇教授以沉稳有力的主持,为这场聚焦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盛会画上圆满句号。在全场参会者的注视下,张志勇教授代表论坛组委会,发表致谢致辞正规配资平台,向为论坛成功举办倾注心血、贡献力量的各方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与最衷心的感谢。
发布于:北京市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配资平台_新股配资网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