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林最后还是把巧珍抛弃了。
他背负了“当代陈世美”的骂名,甚至在村里被人戳脊梁骨,他的父母在村里都抬不起头来。即便如此,高加林还是选择抛了弃巧珍,选择和千金小姐黄亚萍在一起,未来一起去上海。

高加林就这样轻而易举抛弃了巧珍,因为什么?
其实更多并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前途。

高加林这种人是很典型的“寒门贵子”。
他从小在贫困家庭长大,农村出身,却瞧不起农民,觉得干农活是丢人的,家里几乎耗费所有的资源让他读书,宠着他长大,从未下过地,更没有干过农活。

高加林也争气,因为他确实有才华,成为高家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即便他的大学名额被人顶替了,他依旧不死心,想要复读。
最后因为现实放弃了复读,去当民办教师,即便如此,他也是最出色的那一位,他的创造能力和对知识的追求感染了全校师生。

写一篇农村教育文学报告便在全国报纸发布了。

在县里通讯组当记者也是出稿质量最好的那一个。

最后即便是失去了当老师机会,被举报走后门当记者被迫回村当农民了,他也通过写作获得全国青年作家文学奖一等奖。

去上海领奖,意外得知可以有机会报考大众晚报的记者,他参加考试,笔试得了第二名。

其实他成绩优秀,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他,觉得他是高中学历,同时不是上海户口,而且还不是城市户口,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他不适合报社,唯独报社的总编看了他的文章,了解这个年轻人的才华,最后一锤定音将他留下了。

虽然开始安排的岗位是校对,但是这也是总编的一片苦心。
高加林凭着自己的才华终于走出了“寒门”,成为真正的“贵子”。
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高加林毫无疑问是有才华的。

他的生活总是多了一点坎坷,他的命运总是多了一些挫折,让人唏嘘。
德顺爷曾说高加林身上有一股气,这股气叫“志气”。
而上海来的大学生陈方明见到高加林都说他身上有一股劲。

“寒门贵子”贵在哪里?
贵在家里最好的资源都给了他,贵在真的有才华,贵在有志气。
这便是“寒门贵子”的“可贵”之处。
可是“寒门贵子”除了这份向上的可贵之处,也有他的“凉薄”之处。

高加林在自己面对能够有机会走出大山的时候,他做出了抛弃巧珍这种被戳脊梁骨的事情。
而且没有丝毫的愧疚。
甚至没有丝毫的犹豫。

面对这样的机会他只会不顾一切想要抓住,不管付出什么代价,哪怕背上“当代陈世美”的骂名也不在乎。
高加林在面对黄亚萍的主动,不拒绝,甚至接受的举动,他明明知道这样对巧珍不好,同时也会伤害张克南,但他还是做了。

因为黄亚萍那么美丽,家境好,而且和他有共同语言,他们是灵魂伴侣,他们都爱好文学,都有更好的追求。
更重要的是那个时候黄亚萍是高加林离开这个小县城去大城市的一个跳板,一个捷径,和唯一的一个机会。
面对这样的机会,哪怕高加林知道自己这样做对不起巧珍,他也毫不犹豫的做了。

高加林的举动不仅仅引起了全村人的唾骂,就连他的父母都看不下去了,他的父亲更是邀请德顺爷一起去县城想要说服儿子不要做这种对不起人的事情。
高玉德一辈子是个老实人,他是真心觉得巧珍是个好姑娘,所以他才会对高加林说:“我一辈子没做过亏心的事啊,你咋就做不到嘞。
你做下那些事,不是丢脸,是把良心丢了!你说巧珍这么好个女娃娃,那是块金子呀。可你呢,不识抬举,说扔就把人给扔嘞,这不是作孽是做甚呢?”

面对父亲的指责,高加林满脸不在乎,他说:“爸,你听我说。”
父亲打断他,说:“你不要说了,这事搁谁都能看出个清白。当初我劝你啊,不要和刘立本的女子拉扯,你就是不听,咱门槛低,高攀不起人家,现在倒好嘞,反过来了,你把人家给甩嘞,不要人家嘞!
这不是没有良心吗?巧珍哪点不好?自从你到了县里,她在咱家帮着挑水,帮你妈做饭、推磨、喂猪。
你妈病嘞,前前后后,端水喂药伺候,满村的人都夸娃娃好,现在那村里人倒低看你嘞,弄得我跟你妈连门都不敢出啊!没脸见人啊!”

高父这番话可以说很讲公道了,讲良心了,不说巧珍在高加林不在家期间替他家里做的那些事情,就是当初高加林失落的时候是巧珍抚慰了他受伤的心灵。
而且巧珍那么爱他,为了他去改变自己,不在乎流言蜚语,那份勇敢的爱让人动容,可即便如此,高加林也没有任何的愧疚。

一旁的德顺爷说:“加林啊,打小我是看着你长大的,断定你有出息,我不会看错你,你和巧珍这个事嘛,当初我也是很看好的。
但是没有想到你进了城,出息大了,离开了山沟沟,我就不好断嘞。
如今这个事情嘛,不管你咋想的,我有几句话还是要说,人往高处走,没错,但是脚下要踩结实了,如果脚下是空的,爬的高,那可跌的狠。
这是老理,也不知道现在中不中。”
高玉德的话是凭着良心说话,劝儿子回头,但是的顺爷不一样,他是一位很有智慧的老人,也是高加林在村里很尊敬的老人。
他很多事情都看得比较深,他虽然不赞同高加林抛弃巧珍的做法,但是他懂高加林想往高处走的心,所以最后他才会提醒高加林在往上爬的时候脚下要踩结实了。
这个道理,哪怕是放在今天还是很受用。

高加林听完两位老人的话,他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爸,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是你们的道理是从你们的生活当中总结出来的,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都没错。
但是我不一样,我现在有我自己的生活,我的生活跟你们不同,我不想过你们这样的日子。
我有我自己的活法,我不愿意认命,我有我自己的志向,为了我的志向,我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去努力。
爸,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当初我跟巧珍在一起确实是因为我喜欢她,我没有骗她,如今我跟她分手,是我变了。
我也没有骗她,我不想两个人明明知道感情已经变质了还要假装在一起过那些没有真情,没有活力,没有自我,没有希望的日子,那样才是欺骗吧。
爸,不管怎么样请你相信我,你的儿子不会给你丢脸。
德顺爷,你跟我说的每一句话我都会记在心里,也亲你相信我,我一定会走好以后的路。”

高加林说完这番话后,两位老人便沉默了,因为这个时候他们明白了,不管他们接下来说什么,高加林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了。
高加林的这番话说出来两个很重要的信息:
第一:他愿意为了自己的志向付出一切代价。包括被骂陈世美,被人戳脊梁骨,包括出卖自己的良心。因为他太渴望走出这座大山,太渴望能够有一个机会走出去,能够一跃龙门。

第二:他和巧珍的感情是曾经爱过,但是现在他变心了。因为他觉得和巧珍在一起就意味着永远待在农村,这样的人生是没有希望和未来的,他变了,心大了,觉得巧珍配不上自己了。

高加林的做法,让我想起了网络上网友写的一首打油诗:“上岸第一刀,先斩意中人。若无意中人,何来上岸人。”
这是网友调侃网络上一些考研考公考编成功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甩了陪伴自己考研考公考编的意中人。
这种做法其实在现在也是很常见,而且这里面的人也不乏很多类似高加林的“寒门贵子”。

他们甩掉当初在自己一无所有陪着自己走过无数黑夜的那个意中人,是因为自己上岸了,从此便觉得自己和当初的意中人不是一路人了。
这些上岸的人很大的概率都会抛弃自己没有上岸的意中人,然后在岸上寻找另一半。

这是非常现实的事情,也是很多人非常现实的选择,这里面有很多现实的因素,有前途,有金钱,有圈子等等的原因。
但本质上和高加林选择抛弃巧珍,选择黄亚萍的事情是一个道理。

很多人都在骂高加林,我觉得这是一个人的选择,那个时候他就算和巧珍在一起也不会幸福,因为人变了,便什么都变了。
我承认婚姻讲究的是现实,也明白理解高加林的凉薄和自私,毕竟在这样的机会面前,大多数的“寒门贵子”都会这样选择,因为在他们心中最重要从来不是爱情,而是前途,这便是寒门贵子的凉薄之处,也是“巧珍”的悲哀。

但是我并不觉得高加林选择黄亚萍是合适的,可能人总要经历一些纠缠,最后才懂谁才是最适合自己的那个人。
就像《人生之路》的主题曲中唱的有一句:可如果你和我,不遗失不纠葛,又怎会知道最渴望什么。
我想最后高加林终究会明白谁才是最适合他的那个人。
本期的《人生之路》解读到这里配资头条官网,下期解读敬请期待!
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配资平台_新股配资网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